天然气涨价潮涌起 价格机制改革亟待推进

  长期过低的天然气价格,造成了天然气的过度消费。此次价格的上涨对于抑制过度消费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专家指出,我国天然气市场所存在的价格扭曲问题,并不能仅靠几次涨价来解决,更需要抓住时机推进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理顺价格机制。

  近来,在全国一些地方,又出现了出租车排队加气的“壮观”景象,所不同的是,此次并不是“气荒”惹的祸,而是“涨价”风的结果。人们赶在天然气价格上调的前夕,争相加气。与此同时,各地的“价格听证会”纷纷举行,从历来“听证会”“看涨不看跌”的行情来看,天然气价格上涨似乎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

  今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下称《通知》),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230元,上调24.9%,相当于每立方米涨价0.23元。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天然气销售价格。对于居民用气价格调整,要按规定程序进行听证。至于具体调价时间和幅度,最终将由省级政府履行听证程序后自行决定。

  这一通知,为天然气涨价开启了政策窗口,推动了近期天然气“终端涨价潮”的形成。据了解,已经明确居民生活用天然气上涨的包括陕西、浙江、湖北等,涨幅基本在每立方米二三角左右,同时,石家庄、西宁等在内的诸多城市已经明确近期召开价格听证会。

  我国天然气价格一直以来过低,使得一些相关企业生产天然气的动力不足,曾经发生的“气荒”背后不乏这一因素。据有关专家估算,提价前天然气平均出厂基准价格不到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一半,难怪我国石油巨头对天然气生产缺乏热情。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国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之间缺乏联动,与国际市场价格差距较大。气价偏低,既不利于资源的开采,难以保障后续资源接替,也不利于天然气资源合理使用,导致各地纷纷进行油改气,争上以天然气为原料的高耗能项目,天然气和下游行业发展难以持续。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清洁能源利用的加大,人们对于天然气的需求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的天然气实际需求大约在1100亿立方米至1200亿立方米,缺口为200亿立方米。到2020年,需求将递增到3000亿立方米左右。我国天然气的供需缺口不仅需要引入更多的天然气,也意味着天然气价格的上涨趋势明显。

  长期过低的天然气价格,也造成了天然气的过度消费。此次价格的上涨对于抑制过度消费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专家也指出,我国天然气市场所存在的价格扭曲问题,并不能仅靠几次涨价来解决,更需要抓住时机推进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理顺价格机制。

  专家还指出,偏低的天然气价格一方面导致上游开发商不愿过多投入资金;另一方面加重了油田周边地区化工、化肥、发电等用气项目增长过快,不利于天然气的合理利用,同时也使得天然气进口因国内气价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而遭遇较大困难。

  业内人士指出,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优质的能源,已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由于天然气价格长期受到行政控制,使市场调节机制失灵,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供需的不平衡。因此,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是必要的。

  相对于煤炭的改革,天然气改革的步伐较为落后。在2005年12月26日起启动对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之前,我国天然气价格主要由政府制定,有着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此后虽然有过几次调整,但是远没有反映经济成本,与国际市场价格更是无法相提并论。即使与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在启动新一轮成品油价格改革之后,与频繁调整的油价相比,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的推进,也显得较为落后。

  这一现状,主要由于天然气这一重要资源与百姓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价格的波动对百姓生活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也将会对我国物价水平的波动带来影响。同时,天然气开发利用上中下游间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推动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不能忽视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各方的承受能力。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的推进需要谨慎。

  此外,在推进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的时候,我们还要注重一个问题,即国内天然气与进口天然气的价格关系。我国天然气资源较为缺乏,未来要扩大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当中的比重,一定会逐步扩大进口天然气,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一定会是一个稳中上升的趋势。天然气进口的增加,就无法回避国内的天然气价格和国际市场上的天然气价格有一个合理的关系。

  在7月份我国CPI再次突破3%的背景下,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的同时必然要考虑其对通胀的影响。业内人士指出,水、电、油、气这类居住消费价格占CPI比重为6%。考虑到发改委调价的渐进性且调价幅度不会太高,预期涨价对CPI的影响较小。

  因此,考虑到资源品价格改革与控制通胀之间的矛盾,最先进行的可能会是一些涉及经济领域相对小的资源性产品,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将有可能会提上日程。